管 飯
教師是個神圣而高尚的職業(yè),我一直都很崇拜和向往。
望子成龍是當下每個家長的期許,學生是否成才取決于老師根據(jù)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興趣愛好、學科所長、思想變化、身體素質(zhì)等要素來量身定制科學施教的方法,引導學生發(fā)散思維,加上家庭有著好的家風熏陶和健康的成長環(huán)境。
小時候在農(nóng)村,那時學校沒有所謂的食堂,教師隊伍一共才十幾人,公辦的都是來自本大隊及鄰村,民辦的來自南塬上的知識青年。為了糊口,除了微薄的工資外,縣里每月給發(fā)十來斤糧票。為了娃們能有學上,由每個隊有學生的家里輪流給老師管飯,解決老師吃飯難題。
關(guān)中地區(qū)農(nóng)村那陣平常吃的雜糧、野菜,家里節(jié)余點白面便藏起來,一是家里來親戚吃點白面撐個面子,說明家道過的好,男娃好說媳婦,女娃能找好婆家;二是給老師管飯用白面家長們的想法是讓老師教自己娃多認幾個字。
麥子種完,我家管飯的第一位老師是姓馬,我上小學不久來到我們學校。我告訴母親:“明天咱家給老師管飯呢?!贝稳仗烀擅闪聊赣H就燒水,家鄉(xiāng)的習俗是客人來要泡花茶。放學回家后我就躲在房門后面。馬老師進了家門,禮貌的和母親打了招呼,母親把搪瓷缸子洗了好幾遍給老師傳上茶,父親在地質(zhì)隊野外還沒有回來,只有我去陪老師吃飯。關(guān)中的習俗家里來客人婦道人家是不坐桌子吃飯的,我坐在老師對面,兩腿緊緊并攏,拿著筷子的手都不自然,甚至頭也不敢抬,老師和藹可親的和我聊了一會兒我才抬頭,馬老師很年輕,頭發(fā)自然卷,圓圓的臉龐,單眼皮,皮膚黑黝黝的顯得很壯實,由于干農(nóng)活的緣故粗大的雙手貌似還有繭疤。地桌上母親做好的白蘿卜咸菜,嗆紅蘿卜絲,一碟子油潑辣子,用竹子編的饃盤里拾了4個饃,都是放在灶火里將饃皮烤的黃金色的,兩碗白面粥粥飯,這在當時算是大餐了。聞著麥香味的白饃,我?guī)缀跻种撇蛔∽约旱膭幼鞯€是克制著,老師看出我餓的慌,給我拿了一個饃加了辣子遞給我,我心里還在想:終于跟著老師能吃頓白饃了,如果天天能給老師管飯我就可以天天吃白饃了!
“娃呀,你出來一下”母親叫我。我便出去,母親炒了兩個雞蛋叫我端進去,說給老師吃好,才能好好教我,我悄悄問母親,咱家沒有養(yǎng)雞哪來的雞蛋,母親在耳邊輕輕的對我說:“剛出去借了兩個雞蛋,趕緊端進去?!弊裾漳赣H的吩咐我便端到桌子上,老師很節(jié)儉,先給我夾了塊大的,自己夾了半個饃,說留一半給母親,說她辛苦了半天還在廚房忙呢,老師望著我,我也望著老師,害羞的低下頭吃著饃,喝完粥后老師禮貌的向母親和我打了個招呼,表示謝意,走的時間把搪瓷茶缸拿起來,壓了4兩糧票在下面,便向?qū)W校走去。
“古之學者必有師。師者,所以傳道受業(yè)解惑也?!碧拼n愈的《師說》一文我知道老師在自己人生成長的歷程和發(fā)展方向上至關(guān)重要,人一生要遇到很多位老師,每位老師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師德感染和凈化著我的心靈。如今物質(zhì)極為豐富,百姓安居樂業(yè),教師光榮的職業(yè)和地位得到社會的肯定,已經(jīng)成為過去式的“管飯”年代一去不返,但質(zhì)樸的年代淳樸的民風依舊在家鄉(xiāng)代代傳承。
此刻《第一場雪》那朗朗的讀書聲還在我腦海里蕩漾:“冬天麥蓋三層被,來年枕著饅頭睡?!被蛟S這是出身農(nóng)民的我對豐收的期盼和對上蒼的感恩吧……